荨麻疹的诊断依据不正确的是()。

A . 发病突然,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B . 皮损为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风团 C . 自觉灼热、瘙痒剧烈 D . 皮损初期局限于一处,随后常发展成对称性 E . 以上均不是

时间:2022-10-07 10:44:15 所属题库: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题库

相似题目

  • 患儿,男,4岁,诊断为“麻疹”,体温39.5℃,下列针对其高热的护理措施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卧床休息 B . 早期应用降温药物 C . 鼓励患儿多饮水 D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E . 使用温水擦浴

  • 荨麻疹血管炎皮损特点不正确的是:()

    A . 皮损疼痛 B . 24小时内可消退 C . 瘙痒不明显 D . 消退后留下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 E . 持续数日

  • 麻疹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 B . 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C . 易感者后2日内接种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D . 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 E . 接触患者5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3ml可防止发病

  • 关于麻疹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是()

    A .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B . 只通过呼吸道传染 C . 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为易感者 D . 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E . 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

  • 关于麻疹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对症治疗 B、预防感染 C、中药透疹治疗 D、有并发症的采取综合性治疗 E、用频谱仪照射加速皮疹消退

  •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 .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 .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 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 荨麻疹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 . A.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B . B.轻症患者一般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C . C.较重患者可选择两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 D . D.对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同时使用H和H受体拮抗剂 E . E.伴有休克、呼吸困难的急性重症患者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1~0.3ml

  • 下列不符合麻疹临床诊断病例的是()

    A . A、麻疹疑似病例无标本,且无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释者; B . B、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且无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释者; C . C、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系,且无其他明确诊断者; D . D、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麻疹IgM抗体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联系或有其他明确诊断者。

  • 有关麻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 B . 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疹间皮肤充血 C . 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 D . 退疹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E . 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和脱屑

  • 关于麻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B . B.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C . C.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D . D.前驱期无传染性 E . E.出疹后5天无传染性

  •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 .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 .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 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 患儿,男,3岁,高热,面部及躯干有皮疹,诊断为麻疹,护士对其家属的健康指导哪项不正确()。

    A . 多饮开水 B . 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C . 卧床休息至患儿皮疹消退 D . 及时为患儿药物降温,以防高热惊厥 E . 衣被合适,不要给患儿捂汗

  • 关于麻疹的预防,不正确的是()

    A . 患者隔离一般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 B .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从第1天起隔离观察直至出疹后21天 C .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用过被动免疫制剂者,应延长隔离期至28天 D .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5天内肌内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E . 自动免疫,免疫力维持3~4周

  • 关于麻疹的诊断不正确的是()

    A . 非典型患者及难以确诊者,可通过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等检查手段协助诊断 B . 在麻疹流行期间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易感者,出现起病急、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口腔内有柯氏斑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C . 病程早期及恢复期各采血1次做血凝抑制试验、中和实验、补体结合实验以测定血清抗体,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可协助诊断 D . 有典型的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的临床分期即可确诊 E . 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可协助诊断

  • 麻疹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防病能力 B . 隔离患者 C .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D . 麻疹流行期间要常去公共场所呼吸新鲜空气

  • 有关麻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 B . B.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疹间皮肤充血 C . C.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 D . D.退疹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E . E.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和脱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