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A . 甲绑架乙后,向其家长勒索财物。乙家长报警后将乙救出。甲的行为未得逞,构成绑架罪未遂 B . 甲骑摩托车抢夺乙的一只耳环,价值2万元,后甲感觉一只耳环用处不大,遂将其扔掉。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未遂 C . 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甲属于盗窃罪未遂 D . 甲在黄金首饰柜台偷拿了一枚金戒指后迅速逃离,由于慌乱,金戒指掉落到电梯里,甲离开商场后才发现金戒指不见了。甲属于盗窃罪未遂

时间:2022-10-01 13:08:38 所属题库: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题库

相似题目

  •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 乙基于报复社会的意图实施放火,见火势起来后又害怕,然后找来群众一起把火扑灭。乙不是犯罪中止 C .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但王某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A . 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 . 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 . 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 . 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 下列犯罪认定正确的是()。

    A . 甲将自己另一处房屋借给朋友张三居住。某日,甲听张三说自己在路边抢了点钱,碍于朋友面子,甲将房屋借给张三居住,后甲担心被人发现,就给了张三一笔路费让其离开。甲构成窝藏罪 B . 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取得贷款后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乙构成高利转贷罪 C . 丙发现某国企会计李四将企业购买原料的款项转入李四的私人账户,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50万元公款购买毒品,丙属于挪用公款罪共犯 D . 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国家工作人员)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在田某同意下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

  •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

    A . 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 .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 . 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 .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A . 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 .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 . 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 .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A .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B . 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C . 非法携带枪支或者手榴弹,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涉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 D . 非法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危及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非法携带弹药、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 下列涉及拐卖妇女犯罪认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王某以介绍婚姻为名,与被介绍妇女甲串通,将甲卖给多名未婚大龄男青年,然后甲再找机会逃走,获利50万元。王某和甲构成诈骗罪 B . 为使张某早日成婚,张某父母积极谋划、出钱,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张某无奈成婚。张某对收买乙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C . 赵某以介绍婚姻为名,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不顾妇女丙反对,强行将其出卖给他人。赵某构成拐卖妇女罪 D . 孙某从他人处收买妇女丁,又原价卖出。孙某构成拐卖妇女罪

  • 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A . 江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其提供手机卡,对其应以诈骗罪共同犯罪论处 B . 彭某明知是金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多次使用非法持有的他人的大量信用卡帮助套现,对其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 C . 董某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订诈骗方案、编造诈骗信息,对其应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追究刑事责任 D . 吕某非法使用“黑广播”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且经责令改正仍不改正,并发布诈骗信息获利5000元,对其应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 下列对犯罪行为和犯罪形态的认定正确的是()

    A . 王某意图陷害赵某,捏造了赵某受贿10万元的情况,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赵某未追究刑事责任。王某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但属未遂(刑法243,既遂) B . 钱某一把拽下章某脖子上价值5000元的金项链,跑出50米后觉得是假的,又将项链扔还给章某,大骂一声:“穷鬼,装什么土豪!”钱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但属中止(既遂) C . 陈某与秦某是同事。某日,陈某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陈某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陈某不构成犯罪 D . 彭某(14岁)盗窃邓某自行车(价值300元)时被其发现。为了逃跑,彭某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其刺成重伤。彭某构成抢劫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 关于犯罪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为图利,明知乙将苏丹红用于生产咸鸭蛋,无照生产仍向乙出售苏丹红,致使乙生产的成鸭蛋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 B . 丙找丁(某县公安局局长)帮忙为其办理取保候审,经丁暗示,丙送给丁10万元,丁收下。后丁担心事发,便将该10万元用于局里办案支出。由于丁未将贿赂据为己有,丁不构成受贿罪 C . 戊深夜将某大佛石刻(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以外的古石刻)的佛头割掉拿走卖给己,应当以盗窃罪和故意毁损文物罪追究戊的刑事责任 D . 庚(某煤矿主管安全生产的矿长)在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为了避免法律追究,指使辛对受重伤的3名工人藏匿不送医院治疗,致使该3名工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庚构成故意杀人罪

  • 关于货币犯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以使用为目的,大量印制停止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的,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B . 伪造正在流通但在我国尚无法兑换的境外货币的,成立伪造货币罪 C . 将白纸冒充假币卖给他人的,构成诈骗罪,不成立出售假币罪 D . 将一半真币与一半假币拼接,制造大量半真半假面额100元纸币的,成立变造货币罪

  • 下列有关安全生产责任的案件中,犯罪性质认定正确的是()。

    A . 某鞭炮生产厂负责人通过向相关审批部门负责人员送20万元,取得安全生产许可。在生产过程中,违反消防管理法规,未完全按照消防监督部门通知整改的措施进行有效整改,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该厂负责人构成行贿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 B . 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有20名工人被困矿井之下,为逃避责任,该矿山实际控制人向相关部门谎报称发生透水事故,有2人被困,最终造成18名工人遇难的严重后果。该矿山实际控制人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 C . 为赶工期,某建筑工程队负责人要求当日完成某项施工作业,并安排1名工人单独负责电源开关以防事故发生,后突遇雷阵雨导致负责电源开关的工人触电身亡。该建筑工程施工队负责人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D . 某工程设计单位负责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该工程设计单位负责人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 关于犯罪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钱某翻墙进入某工厂,盗窃了一袋价值5万余元的皮料。钱某将皮料扔到工厂墙外,翻墙出来时发现皮料被人捡走。钱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B . 王某的妻子肖某与其情夫商量决定杀死王某。二人雇佣卡车司机驾驶卡车冲撞王某的汽车。由于王某坐在后座,只受轻伤,王某车上的乘客林某死亡。肖某见王某未死,怕被其发现,立即驾车离开。尚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C . 陈某绞尽脑汁想杀死其妻洪某的方法。后看见新闻报道某人去野生动物园游玩擅自下车被老虎吃掉。陈某遂开车去野生动物园考查线路,购买了用来引诱老虎的牛肉,邀请洪某次日去野生动物园游玩。陈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D . 谢某欲杀害彭某,在登山的时候趁彭某不备将其推入山崖,结果彭某受了重伤被灌木挡住,动弹不得,饥寒交迫而死。谢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 对下列恐怖活动认定或处理不正确的是()。

    A . 甲明知对方是恐怖活动组织,而提供资助,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共犯论处 B . 单位乙资助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构成单位犯罪 C . 丙明知他人委托其处理的资金是恐怖活动犯罪所得,仍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该资金汇往境外,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共犯论处 D . 丁明知是恐怖活动犯罪所得,仍提供资金账户,帮助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以帮助恐怖组织罪论处

  •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钱某向孙某借款10万元,并出具借条给孙某。后孙某利用新涂料将借款内容抹掉,重新书写内容,使借条变成借款20万元。后孙某持伪造后的借条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钱某偿还借款20万元。孙某构成诈骗罪 B . 某市发生一起恶性强奸案,引起社会关注。民警李某办理刘某被强奸案,得知了该案件的很多细节。李某为炫耀,在微信朋友圈里披露了刘某被强奸的详细信息,导致刘某不堪压力而自杀。李某构成滥用职权罪 C . 韦某盗窃了一辆价值6000元的红色本田摩托车,借给朋友刘某骑了几天后便低价卖给了肖某,并告知肖某该车是盗来的。某日,肖某骑摩托车饭店吃饭,刘某路过看见停放的摩托车,认出是韦某盗窃的车,想起韦某告诉他要把车卖给别人,遂起贪念。于是刘某走进饭店,故作愤怒大喊:“外面那辆红色本田摩托车是谁的?给我*站出来!”肖某误以为是失主找上门,没敢答应。刘某便声称是自己的车,将该车开走。刘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D . 朱某将在路边行走的赵某强行拉上车蒙眼捆绑后,关在郊区出租屋内,欲向其家人索要财物,但朱某始终无法联系到赵某家人。后朱某怕被人发现,强行拿走赵某的手机、钱包等物品,将赵某放走。朱某构成绑架罪和抢劫罪,应当数罪并罚

  •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B .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处于犯罪过程中 C . 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D .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犯罪集团,具有犯罪集团的一般属性 B . 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从事的危害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 C .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既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也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 D . 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非法保护,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

  • 下列对犯罪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A . 张某入户盗窃将保险箱(价值5000元)损毁,偷走其中黄金首饰500克。张某成立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当实行并罚 B . 陈某将一半真币与一半假币拼接,制造2000张面额100元人民币。陈某成立变造货币罪 C . 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黄某,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将骗取的5万元保险金据为己有。黄某构成保险诈骗罪 D . 民警郑某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郑某构成挪用公款罪(超3个月)

  •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刘某在网上认识小红(13岁),视频聊天后感觉小红可能是幼女,欲与其发生性关系,小红不同意。刘某表示愿意付费3000元并送她一部Iphone5S,后小红便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并收受了刘某的现金和手机。刘某构成嫖宿幼女罪 B . 孙某下飞机时,发现邻座乘客王某钱包掉在座位底下,王某坐着并未发现,孙某遂捡起钱包(内有人民币3000元)离去。孙某构成侵占罪 C . 谢某在建筑工地强行命令工人用塔吊运送超重货物,缆绳断裂后货物掉下,砸死两人。谢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 张某有能力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而不支付,达到6万元,劳动管理部门责令其支付,由于张某出国在外没有收到责令支付的通知,在指定的期限内仍未支付。张某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A . 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 .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 . 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 .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 关于犯罪形态的论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甲(总经理)召开公司会议,商定逃税。甲指使财务人员黄某将一笔500万元的收入在申报时予以隐瞒,但后来黄某又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缴纳应缴税款。单位属于犯罪未遂,黄某属于犯罪中止 B . 乙抢夺邹某现金20万元,后发现全部是假币。乙构成抢夺罪既遂 C . 丙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儿后,惧怕承担刑事责任,又将婴儿送回原处。丙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D . 丁对仇人胡某连开数枪均未打中,胡某受惊心脏病突发死亡。丁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 下列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有人敲门,甲以为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实际上,根本没人来,而是大风猛烈拍打乙家的大门,甲只是做贼心虚。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B.警察乙准备杀死不同意他与女儿结婚的女朋友的父亲,但是连打两枪只是造成重伤,忽然觉得自己这样可能会被判死刑,便不再开枪并同时离开,被害人由于流血过多死亡。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C.丙见仇人正在熬药,便往其药里投放毒药。其实仇人正熬药给自己的宠物狗吃,结果狗吃后死亡,因为没有致人死亡,所以丙不构成犯罪 D.丁埋伏在路边准备杀死每天都经过此地的仇人,突然接到手机说其母病危,于是丁匆匆离开。丁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中止只是存在于犯罪实行阶段 B.犯意表示是犯意的单纯流露,不能为犯罪制造条件,但可以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现实的威胁 C.犯罪未得逞具体表现为没有发生犯罪结果,如果发生了犯罪结果的就已经得逞 D.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

  • 同类对象错误,指行为人意图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属于同一类。应当按照犯罪既遂定罪处罚。非同类对象错误,指行为人意图侵害的对象与实际行为的对象不一致,且不属于同一类,只能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认定犯罪性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误将乙当作内而杀死,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处罚 B.甲误把动物当成人而加以杀害,应当不成立犯罪 C.甲误把人当成动物而加以杀害,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 D.甲误把他人放置的财物当成垃圾扔掉,成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