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贸总协定要求缔约方在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时应作出哪些判断?
某种化工材料进口数量激增,使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及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化工厂受到严重损害。根据有关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采取的措施是()。
进口国主管当局在采取反倾销措施时,只需证明这种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对进口国的相关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即可。()
2014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肯定性终裁,认定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无取向电工钢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该裁决意味着美国将对上述产品的中国大陆生产商和出口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面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应该()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主要区别()
目前,我国虽然与许多发达国家签有双边贸易协定,但是中国的出口仍然成为各种歧视贸易措施的目标,仍然面对着各种歧视性数量限制、选择性保障措施,以及建立在歧视性标准基础上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是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而采取的对外贸易救济措施。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对于倾销可以采取()。
反倾销措施是针对公平条件下进口产品数量激增而采取的一种对外贸易救济措施。
进口附加税包括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保障措施关税、报复性关税等特别关税。
进口商品对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厂家造成()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0允许成员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但在具体适用时需要符合相关协议或国内法的要求。依据我国“两反一保”条例,下列有关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哪些?
进口方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
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2012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关于反补贴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的异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如果倾销幅度低于()或损害是微不足道的,以及原产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倾销产品数量不足进口国同类产品总量的3%,则终止倾销调查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相比较,区别在于()
2011年7月,我国商务部针对从美国进口的某机电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措施、价格承诺和反倾销税。关于反倾销措施,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一些国家所实施的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使我国对外贸易屡遭不平等待遇。这是因为我国()
()是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而采取的对外贸易救济措施。
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都属于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反倾销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保障措施针对的则是价格歧视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33、保障措施、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都是针对不公平贸易的进口产品实施的。
2004年《对外贸易法》第八章规定,国家根据对外贸易调查结果,可以采取以下适当的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国家利益:(1)采取反倾销措施。(2)采取反补贴措施。(3)采取保障措施。(4)采取中止或终止履行国际义务措施。()
反补贴、反倾销是针对()不公平贸易而采取的措施。A.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B.价格歧视C.国别歧视D.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