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
B . 分左右两叶
C . 位于中纵隔内
D . 新生儿和幼儿的胸腺重量为10~15g
E . 性成熟后胸腺重可达25~40g
相似题目
-
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
B . 分左右两叶
C . 位于中纵隔内
D . 新生儿和幼儿的胸腺重量为10~15g
E . 性成熟后胸腺重可达25~40g
-
对胸腺区描述,错误的是()。
A . 位于第2胸肋关节上方
B . 胸骨体后面
C . 两侧胸膜前界之间
D . 无胸膜覆盖
E . 内有胸腺或胸腺剩余部件
-
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
B . 分左右两叶
C . 位于中纵隔内
D . 新生儿和幼儿的胸腺重量为10~15g
E . 性成熟后胸腺重可达25~40g
-
关于正常胸腺的CT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 幼儿胸腺占据血管前间隙的大部分
B . 青春期胸腺多呈两叶或三角状
C . 青春期胸腺每叶长不超过4cm,厚不大于1.5cm
D . 左叶常大于右叶
E . 右叶可能通过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延伸到气管前间隙
-
关于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鉴别要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胸腺增生多见于青少年
B . B.胸腺瘤很少发生于20岁以下者
C . C.伴有重症肌无力者为胸腺瘤,而非胸腺增生
D . D.胸腺增生多无明显肿块轮廓
E . E.胸腺瘤可出现坏死、囊变和出血
-
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错位的是()
A . 胸腺呈现均质的信号结构
B . 胸腺的T1值小于脂肪
C . 胸腺的T2值与脂肪近似
D . 胸腺的质子密度小于脂肪
E . 矢状位上,胸腺垂直径最大为5cm~7cm,位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之前方
-
关于胸腺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A . A、能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B . B、培育各种初始的T淋巴细胞
C . C、分为皮质和髓质
D . D、细胞免疫的场所
-
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位于中纵隔内
B . 能输送T淋巴细胞
C . 分为左、中、右3叶
D . 为外周淋巴器官
E . 成年胸腺退化无分泌能力
-
关于正常胸腺的CT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 幼儿胸腺占据血管前间隙的大部分
B . 青春期胸腺多呈两叶或三角状
C . 青春期胸腺每叶长不超过4cm,厚不大于1.5cm
D . 左叶常大于右叶
E . 右叶可能通过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延伸到气管前间隙
-
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位于中纵隔内
B . 能输送T淋巴细胞
C . 分为左、中、右3叶
D . 为外周淋巴器官
E . 成年胸腺退化无分泌能力
-
下列关于胸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新生儿和幼儿的胸腺重量为10~15g
B . 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
C . 位于中纵隔内
D . 分左右两叶
E . 性成熟后胸腺重可达25~40g
-
关于胸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分为不对称的左、右叶,呈长扁条状
B . 大部分位于前纵隔前份
C . 小部分伸入上纵隔
D . 上端未到达颈根部
E . 没有明显的年龄变化
-
对于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手术麻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敏感,只需通用剂量的1/5~1/4即满足肌松要求
B . 吸入麻醉药对神经肌接头的阻滞强度依次为地氟烷>七氟烷>异氟烷
C . 术后应在肌松监测仪监测下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肌松作用
D . 硬膜外阻滞会加重肌无力的症状
E . 术后处理的重点在排痰和呼吸支持,应持续监测呼吸功能,间断行血气分析
-
关于胸腺小体的描述,下列哪些正确
A、常见巨噬细胞
B、上皮细胞同心圆排列而成
C、髓质内多,皮质内少
D、外周的细胞可分裂
E、中心细胞有角质化现象
-
关于血-胸腺屏障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