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4年1月15日按每件2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100件。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100件,每件实际成本和市场价格分别为1.8万元和1.86万元。甲公司预计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将发生相关税费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产品在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2013年11月份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由于甲公司未按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反映了400万元的赔偿款。2014年3月10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3月20日)经法院判决,甲公司需偿付乙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甲公司不再上诉,并假定赔偿款已经支付。在上述情况下,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应()万元。
甲企业是一家大型机床制造企业,2009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约定于2010年4月1日以3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大型机床一台。若不能按期交货,甲企业需按照总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至2009年12月31日,甲企业尚未开始生产该机床;由于原料上涨等因素,甲企业预计生产该机床成本不可避免地升至320万元。企业拟继续履约。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09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有()
甲公司2013年3月31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其不再使用的厂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厂房转让价格为1720万元(等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处置费用。该厂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将于2014年2月10日前办理完毕。甲公司厂房系2008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成本为32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3年3月31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下列关于甲公司2013年对厂房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14年4月1日以每件5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30件D产品,乙公司于签订合同同时预付定金45万元,若甲公司违约须双倍返还定金。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开始生产D产品,且库存中没有D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每件D产品成本上升至6万元,则2013年年末甲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万元。
甲企业是一家大型机床制造企业,2015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于2016年4月1日以5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大型机床一台。若不能按期交货,甲企业需按照合同总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至2015年12月31日,甲企业尚未开始生产该机床;由于原料上涨等因素,甲企业预计生产该机床的成本不可避免地升至540万元。2015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
甲公司是一家位于深圳的生产企业,于2013年10月1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4年3月10日以每件25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甲产品10000件,如果不能按期交货,将向乙公司支付总价款15%的违约金。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及人工成本提高等因素,导致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上涨。至2013年末产品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假设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30元,单位市场价格为27.5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3年12月31日,下列有关甲公司的处理正确的有()。
甲公司2012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部电梯并负责安装。甲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合计为20万元,其中电梯销售价格为18万元,安装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电梯的成本为8万元;电梯安装过程中发生安装费1.1万元,均为安装人员薪酬。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2年12月31日,安装工作尚未完成,则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应确认收入()万元。
2013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4年1月12日以每吨2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乙公司销售K产品200吨。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300吨,单位成本为1.8万元,单位市场销售价格为1.5万元(不含增值税)。甲公司预计销售上述300吨库存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和其他相关税费2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3年12月31日,上述300吨库存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甲公司2013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件,单位售价500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应在甲公司发出产品后1个月内支付款项,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3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A产品单位成本为300元。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15%。至2013年12月31日止,上述已销售的A产品发生退率20%。则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对2013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为()万元。
甲公司2015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件,单位成本为5万元,单位售价6.5万元(不含增值税),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6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甲公司于2015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20%。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告于2016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至2016年3月31日止,2015年出售的A产品实际退货率为25%。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对2015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是()万元。
甲公司2X16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件,单位成本为5万元,单位售价为6.5万元(不含增值税),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6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甲公司于2X16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20%。甲公司2X16年度财务报告于2X17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至2X17年3月31日止,2X16年出售的A产品实际退货率为25%。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对2X16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是()万元。
甲公司2015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件,单位成本为500元,单位售价650元(不含增值税),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5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甲公司于2015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20%。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告于2016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至2016年3月31日止,2015年出售的A产品实际退货率为15%。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对2015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是()元。
2014年甲公司有关待执行合同资料如下:2014年1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14年2月底以每件1.2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3 000件Y产品,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20%。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生产产品3 000件并验收入库,每件成本1.6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Y产品不发生销售费用。假定2014年底市场每件价格为2.4万元。甲公司应确认的损失不正确的表述是( )。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14年4月1日以每件5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30件D产品,乙公司于签订合同同时预付定金30万元,若甲公司违约须双倍返还定金。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开始生产D产品,且库存中没有D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每件D产品成本上升至8万元,则2013年年末甲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万元。
2013年11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4年1月15日按每件2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100件。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100件,每件实际成本为1.8万元。甲公司预计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将发生相关税费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产品在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小应列示的余额为()万元。
2013年甲公司有关待执行合同资料如下:2013年1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14年2月底以每件2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1000件Y产品,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15%。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生产产品1000件并验收入库,每件成本2.2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Y产品不发生销售费用。假定2013年底市场价格为每件2.4万元。则甲公司的下列处理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甲企业是一家大型机床制造企业,2017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约定于2018年4月1日以5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大型机床一台。若不能按期交货,甲企业需按照总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至2017年12月31日,甲企业尚未开始生产该机床;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甲企业预计生产该机床成本不可避免地升至5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
甲企业是一家大型机床制造企业,2013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约定于2014年4月1日以3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大型机床一台,若不能按期交货,甲企业需按照总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至2013年12月31日,甲企业尚未开始生产该机床,由于原料上涨等因素,甲企业预计生产该机床成本不可避免地升至3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3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
甲公司2015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为10万元,单位售价13万元(不含增值税),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6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甲公司于2015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10%。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告于2016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至2016年3月31日止,2015年出售的A产品实际退货率为15%。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对2015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是( )万元。
甲公司2013年7月13日与客户签订了一项工程劳务合同,合同期9个月,合同总收入5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350万元;至2013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160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百分比确定劳务完成程度。在年末确认劳务收入时,甲公司发现,客户已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估计只能收回150万元。则甲公司2013年度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 )万元。
10.甲公司2016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合同,约定在2018年3月1日以每件800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2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1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A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A产品时,原材料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预计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900元,则甲公司确认的预计负债的金额为( )元。
甲企业是一家大型机床制造企业,2008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约定于2009年4月1日以3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大型机床一台。若不能按期交货,甲企业需按照总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至2008年12月31日,甲企业尚未开始生产该机床;由于原料上涨等因素,甲企业预计生产该机床成本不可避免地升至320万元。企业拟继续履约。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