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 一项是()

A.唐代诗人张若虚以吴越文人名扬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B.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 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C.“菩萨蛮”和“扬州慢”“忆江南”“长相思”等都是词牌名。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时间:2023-08-05 14:15:22

相似题目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 B .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D . 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 . 笛福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等。 B . 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威尼斯商人》是他的著名悲剧作品。 C . 拜伦是19世纪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是他的代表作。 D . 抒情短诗在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德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风颂》和《致云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 B . 《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其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 . 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 .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B .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孔雀胆》等 C . 《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 D .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其作品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为艺术风格,对当代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荷花淀派&rdquo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A.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B . B.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孔雀胆》等 C . C.《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重压迫受剥削的生活 D . D.19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其作品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对当代文坛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荷花淀派”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 . 《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 D . 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成为儒家重要的“六经”之一。 B .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比较忠实而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前722-前467)250年间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 C .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纵横家的策谋和传说的汇编,刘向是它的校订者和最后编订者。按照年代的方式汇集了继春秋以后,下至秦吞六国约240年间(前460-前221),当时谋臣策士的活动和他们游说的种种谋策,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言行总集。 D .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7万余字,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约515年间的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史事。它长于记历史人物的谏言和对话,语言古朴,议论时的旁征博引,对话中的巧譬善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 . 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石头城》是唐诗的代表作,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的代表作 C .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别康桥》、《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 D . 《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 . 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 .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 .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 . 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 . 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 . 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科举制度的等级由低到高是乡试、院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B.古者五十岁知天命,称为“艾”;六十岁花甲,称为“耆”;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之寿称为“期颐”。 C.官职的升迁一般可用拔、擢、迁,官职的调动一般可用改、转、徙,官职的降级一般可用陟、贬、谪、左迁,官职的罢免一般可用罢、黜、免、废。 D.古人的名为幼年时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呼。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六岁许嫁行笄礼,不得取字。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强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以文学著称,然而他的《出师表》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家喻户晓。

  •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 B、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开始,到清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C、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D、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包括状元、榜眼、探花。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卿: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 B.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君主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C.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D.“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疱”是厨师,表明职业。 B.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 C.“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非指汉代皇帝,而指唐玄宗,这是唐诗中的以汉代唐现象。如杜甫《兵车行》中“武皇开边意未已”。 D.庙号是君王死后建筑专属的宗庙祭祀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

  • 下列各句中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沙门,是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C.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 D.《春秋公羊》是《春秋三传》之一,《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施仁政”,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B.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为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世称贾长沙。所著政论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辞赋《吊屈原赋》等 D.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韩氏祖籍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B.考中进士又称折桂,披官锦,及第等 C.博士是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D.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

  • 下列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驸马都尉:汉武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设置之初即为帝婿称号,也简称驸马,汉代称恶妇 B.左驿:官吏被贬降级。如白居易有诗云: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C.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D.赠:这是封建社会的封赠现象,封建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或先人,对于死者城赠

  •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中的斥候是古代军队中的侦察兵;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 B.正襟危坐是整理好衣襟,严肃、恭敬或拘谨地、端正地坐着,而坐则是席地而坐,双膝着地,以臀部着足跟;因跪请秦王府吏长跪告中的跪是古代的一种坐礼,需伸直腰股,以示庄敬 C.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中的箕踞是一种极其愤怒的姿态,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燕王拜送于庭中的拜是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再拜献大王足下中的再拜是拜两次,一种隆重的礼节 D.高渐离击筑十五弹箜篌请奉盆缶秦王今以钟磬置水中鼓瑟吹笙千载琵琶作胡语客有以洞箫者客驰下,吹筚篥数声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筑箜篌盆缶钟磬筚篥羌笛瑟笙琵吾箫均是古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