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侧入路法下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B . B.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C . C.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0~4.5cm,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对准原接触点后方0.5cm和稍上方5cm左右即可出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异感,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D . D.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E . E.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时间:2022-10-16 13:34:40 所属题库:内科学题库

相似题目

  • 关于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A.消除病变区域的骨刺和瘢痕增生 B . B.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 C . C.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D . D.改善血液循环 E . E.抗炎症作用

  • 如图示,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https://assets.asklib.com/psource/2015111111345479042.jpg

    A . 正中神经 B . 肌皮神经 C . 前臂内侧皮神经 D . 桡神经 E . 尺神经

  • 有关下颌神经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为三叉神经的最大分支 B . 含有感觉及运动神经纤维 C . 自卵圆孔出颅 D . 在翼腭窝分为前后两股 E . 前股主要为运动神经,后股主要为感觉神经

  • 关于侧入路法上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B . B.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C . C.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 D.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E . E.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 如图示,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https://assets.asklib.com/psource/2015112310554369893.jpg

    A . 正中神经 B . 肌皮神经 C . 前臂内侧皮神经 D . 桡神经 E . 尺神经

  • 如图示,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https://assets.asklib.com/psource/2015120614421394381.jpg

    A . 正中神经 B . 肌皮神经 C . 前臂内侧皮神经 D . 桡神经 E . 尺神经

  • 如图示,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https://assets.asklib.com/psource/2015111915361718414.jpg

    A . 正中神经 B . 肌皮神经 C . 前臂内侧皮神经 D . 桡神经 E . 尺神经

  • 关于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B . 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C . 不包括使用神经破坏药 D . 可在局麻药中加入糖皮质激素等 E . 不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 关于膈神经阻滞方法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仰卧,头转向健侧 B . 以前中斜角肌间沟锁骨上2.5~3cm处为进针点垂直于皮肤进针 C . 以胸锁乳突肌外缘锁骨上2.5~3cm作为进针点垂直于皮肤进针 D . 向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间隙进针约2cm E . 感到穿越椎体前筋膜时回吸无血,即可注入阻滞药物

  • 关于膈神经阻滞方法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A.仰卧,头转向健侧 B . B.以前中斜角肌间沟锁骨上2.5~3cm处为进针点垂直于皮肤进针 C . C.以胸锁乳突肌外缘锁骨上2.5~3cm作为进针点垂直于皮肤进针 D . D.向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间隙进针约2cm E . E.感到穿越椎体前筋膜时回吸无血,即可注入阻滞药物

  • 如图示,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https://assets.asklib.com/psource/2015112310062189126.jpg

    A . 正中神经 B . 肌皮神经 C . 前臂内侧皮神经 D . 桡神经 E . 尺神经

  • 关于肋间神经阻滞的阻滞方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A.肋间神经仅在肋角和腋中线区间是位于肋沟内的,其他区间都是走行于肋间隙中,在肋角和腋中线之间行肋间神经阻滞的效果较确切 B . B.两侧肩胛冈内端连线过T3棘突,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过T7棘突,第十二肋与骶棘肌外缘交点连线过L1棘突 C . C.肋间神经阻滞一般于肋骨下缘稍上方垂直进针,抵肋骨后将针尖轻轻移向肋骨下缘,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 D . D.肋间血管神经束自上而下的排列为静脉、动脉和神经 E . E.肋间神经阻滞一般于肋骨上缘稍下方垂直进针,抵肋骨后将针尖轻轻移向肋骨上缘,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

  • 关于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注入神经破坏药的速度应缓慢 B . 适用于分支阻滞后未能止痛的三叉神经痛及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C . 针尖进入卵圆孔后回抽有脑脊液方能注药 D . 为预防脑神经炎,注入无水乙醇应在0.3ml以内 E . 应在X线引导下进行

  • 有关下颌神经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A.为三叉神经的最大分支 B . B.含有感觉及运动神经纤维 C . C.自卵圆孔出颅 D . D.在翼腭窝分为前后两股 E . E.前股主要为运动神经,后股主要为感觉神经

  • 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 .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 .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 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 .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 如图示,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https://assets.asklib.com/psource/2015092014271042458.jpg

    A . 正中神经 B . 肌皮神经 C . 前臂内侧皮神经 D . 桡神经 E . 尺神经

  • 有关治疗疼痛疾病最理想的神经阻滞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只需阻滞神经感觉传导 B . B.只需阻滞神经运动传导 C . C.同时阻滞感觉和运动传导 D . D.阻滞感觉功能,保留运动功能 E . E.仅仅阻滞痛觉传导,而保留其他感觉和运动功能

  • 关于肋间神经阻滞的阻滞方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肋间神经仅在肋角和腋中线区间是位于肋沟内的,其他区间都是走行于肋间隙中,在肋角和腋中线之间行肋间神经阻滞的效果较确切 B . 两侧肩胛冈内端连线过T3棘突,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过T7棘突,第十二肋与骶棘肌外缘交点连线过L 棘突 C . 肋间神经阻滞一般于肋骨下缘稍上方垂直进针,抵肋骨后将针尖轻轻移向肋骨下缘,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 D . 肋间血管神经束自上而下的排列为静脉、动脉和神经 E . 肋间神经阻滞一般于肋骨上缘稍下方垂直进针,抵肋骨后将针尖轻轻移向肋骨上缘,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

  • 关于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注入神经破坏药的速度应缓慢 B . 适用于分支阻滞后未能止痛的三叉神经痛及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C . 针尖进入卵圆孔后回抽有脑脊液方能注药 D . 为预防脑神经炎,注入无水乙醇应在0.3ml以内 E . 应在X线引导下进行

  • 关于下颌切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多为单根锥形牙 B . 拔除宜用旋转力 C . 为单根牙,所以拔除时不易断根 D . 拔除宜用摇摆力 E . 只用摇动力、不需用牵引力

  • 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 . B.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 . C.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 D.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 . E.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 关于侧入路法下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B .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C . 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0~4.5cm,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对准原接触点后方0.5cm和稍上方5cm左右即可出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异感,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D .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E .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 关于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B . 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C . 不包括使用神经破坏药 D . 可在局麻药中加入糖皮质激素等 E . 不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 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A.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 B . B.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C . C.改善血液循环 D . D.营养神经的作用 E . E.抗炎症的作用